瓦爾特.朗格 百歲誕辰紀念-朗格錶業(Lange Uhren GmbH)創辦人的精彩生平回顧
珠寶腕錶
瓦爾特.朗格(Walter Lange)1924年7月29日~2017年1月17日
瓦爾特.朗格(Walter Lange)於2017年1月17日離世之前,始終以品牌代表和大使的身份與A. Lange & Söhne朗格緊密相連,更因對德國製錶產業的傑出貢獻而多次受到政府表彰。相較於事業上的成功事蹟,世人更記得他富有魅力的個性、開明的態度、溫暖、謙虛和腳踏實地的精神。瓦爾特.朗格與人接觸時,總是平等對待對方。憑藉他對負責任企業家的先知卓見、對製錶業的全情投入、以及對新一代製錶師的用心栽培,他的影響力至今仍深切影響著朗格腕錶的企業文化。
受庇護的童年與戰爭的殘酷
1924年出生於德國東部德勒斯登(Dresden)的瓦爾特.朗格,是魯道夫(Rudolf)和希爾達.朗格(Hildegart Lange)的第四個孩子,他在格拉蘇蒂(Glashütte)度過了一段極受庇護的深刻童年。那段時期因為受到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,家族企業內滿佈失業者的景象始終烙印在他的腦海中,並成為他日後鞭策自我成長的驅動力。瓦爾特.朗格自小便堅決朝向製錶師之路邁進,經常陪同父親魯道夫到工廠檢查製成的精密計時器。在完成格拉蘇蒂的小學和德勒斯登的中學教育之後,他於1941年春天在奧地利卡爾斯坦(Karlštejn)的製錶工業學校開展了製錶學徒生涯;僅一年後的夏天,他的學徒生涯便戛然中斷:18歲的瓦爾特.朗格被徵召入伍,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。正如他總是強調的那般,他能倖存下來全靠純粹的運氣使然。1945年5月7日,他因受到重傷而被送返家中。但他的運氣並未持續很久:1945年5月8日,二次大戰的最後一天,格拉蘇蒂遭到轟炸。朗格錶業的主要製造廠房遭到嚴重損壞,倖存保留的物品更被蘇聯佔領者強制沒收,這些物品包括:手錶、零件和機器,以及瓦爾特.朗格親自製作的海洋計時器等相關智慧產權文件。
戰後新希望—首只腕錶誕生
二次大戰結束後,格拉蘇蒂的人民即刻全力重建這個純樸小鎮。瓦爾特.朗格曾在他的回憶錄《When Time Came Home》中解釋道:『當時的我們別無選擇!』(此本回憶錄現已重新編修發行,藉以隆重紀念他的百歲誕辰。)『製錶業,是我們家族和整個小鎮能夠共榮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徑。』終於經過家族內部成員的多次討論後,A. Lange & Söhne朗格首枚「Calibre 28」腕錶機芯於1947年開始銷售,該機芯是基於當時生產的「Calibre 48」懷錶機芯衍伸而來。未料時至1948年,東德獨裁政權命令將其徵收並變為國有企業,朗格家族的未來計劃被徹底摧毀。在被迫從事鈾礦開採工作後沒多久,瓦爾特.朗格便於1948年11月逃往普福爾茨海姆(Pforzheim),期許有朝一日能在當地設立全新製錶廠。直到1986年退休之前,在製錶和珠寶行業從事銷售工作的瓦爾特.朗格,始終盼望能夠在格拉蘇蒂重振朗格錶業,但他從未料想這個夢想竟能完美成真。
1954年,剛屆而立之年的瓦爾特.朗格,煥發自信神采。
時勢所趨 歸零重啟
當德國統一帶來歷史機遇時,瓦爾特.朗格毫不猶豫地抓住了它。他在90歲生日接受採訪時曾說:『1990年12月7日,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。』66歲時,他正式為朗格品牌重新註冊,『註冊地址還是跟我一位小學同學借來的。』儘管存在風險,家族成員基於傳統要求他回到格拉蘇蒂鎮,『在最艱困的時期,為這裡的人們提供工作和前景。』他重振朗格錶業的信念如此堅定強烈,縱然面臨重重障礙亦無所畏懼,最終這個夢想在四年之後果真實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