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國百年珠寶品牌幕後推手!5位你必須認識的法國珠寶設計師

珠寶腕錶

作為時尚文化的搖籃,法國孕育了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、Chanel香奈兒等精品品牌;對於珠寶產業,法國同樣擁有非同小可的地位,包括Chaumet尚美、Boucheron寶詩龍無數經典品牌也都誕生於此。時至今日,儘管經過歲月洗禮,當今的珠寶世界,仍有許多傑出的珠寶設計師或出生自法國、或在法國學習珠寶產業,秉持著大膽革新的精神,改寫當代珠寶文化。以下就跟著ELLE深入時尚的發源之地,了解當代珠寶產業必須認識的五位法國珠寶設計師,藉由他們的珠寶作品、美學與理念,與你一同感知這個世代的珠寶變革與文化脈動。

當代法國珠寶設計師1.Claire Choisne

boucheron 寶詩龍
2011年,Claire Choisne以創意總監的身份正式入主寶詩龍Boucheron,一時之間,「一位年輕的女性設計師,該如何為百年珠寶品牌帶來改變?」成為珠寶圈中眾所矚目的熱門話題。轉瞬間,13年的光陰悄然而逝,回顧Claire的職業生涯,看見的不只有一個品牌的改變,還有珠寶產業的革新與開創。

Claire Choisne畢業於巴黎頂級藝術學府──羅浮宮學院(Ecole du Louvre),但畢業後她並沒有馬上進入珠寶產業,而是投入母校教職,一直到1998年,才在法國奢侈品珠寶公司Creations Loiseau Kebadjian開啟她的設計生涯,2001年,Claire進入芳登廣場唯一的獨立珠寶商──Lorenz Bäumer擔任品牌創意經理,扎實的功底與豐富的產業經驗,讓Claire2011年成為寶詩龍Boucheron的創意總監。

進入Bouheron後,Claire開始關注一些過去不受珠寶圈待見的質材,運用新興科技為珠寶帶來前衛氣息。比如2021年推出的Contemplation高級珠寶系列,以太空「氣凝膠」宛若雲朵的輕柔質感,取代珍貴寶石的運用;或是2023年推出的More is More高級珠寶系列,首度採用鎂(Magnesium)以及生物醋酸纖維打造珠寶作品,在擁有明確遊戲規則的高級珠寶領域,此舉絕非易事,但她卻未曾畏懼。

當代法國珠寶設計師2Victoire de Castellane

Dior迪奧
2024年是Victoire de Castellane執掌Dior高級珠寶部門的第25個年頭,如果說18歲是成年,Victoire de Castellane25歲可能是真正跨越一個成長的關口,抵達旅程的另一篇章。
1999年,Dior的高級珠寶部門剛剛成立,Victoire de CastellaneLVMH總裁Bernard Arnault之邀,成為品牌首位(也是目前唯一一位)珠寶藝術總監,並在同一年度,發行Dior的首個珠寶系列。而很難想像的是,在上任之前,Victoire從未接受過任何珠寶設計的正式訓練。

Victoire出生貴族,他的祖母Silvia Hennessy是西班牙地方女伯爵,自小他便深受家族美學影響,在珠寶的世界中長大,家學淵源也深深啟發Victoire的創作,結合Dior歷來的時尚風格美學,傳承Christian Dior對花朵的鍾愛,將各種大膽鮮活的色彩都在切割與鑲嵌之中綻放。
除此之外,Dior頂尖的製衣工藝也深深影響Victoire的創作,比如在Soie Dior高級珠寶系列重現絲綢質感;Dior Dior Dior高級珠寶系列運用細膩線條臨摹蕾絲樣態;Dior Print高級珠寶系列則是使用鑽石、彩寶復刻品牌高定的專屬印花,卓越工藝令人折服。

當代法國珠寶設計師3Jacqueline Karachi-Langane

Cartier卡地亞
在這個時代,大多設計師選擇開創與革新,但卡地亞(Cartier)的名譽創意總監──Jacqueline Karachi-Langane有不同的任務在身。1982年,她以珠寶設計師的身份進入卡地亞任職,2006年被任命為創意總監,直至2009年成為名譽創意總監,40年過去,Jacqueline仍堅守崗位,但身份的轉變賦予她新的使命。

促使Jacqueline開始這一切的,是一顆始終熱愛寶石的心,她說:「你對寶石了解的越多,你就越是喜歡它。(The more you know the stone, the more you love it)」抱持著這份珍視,在她的創作中,寶石往往是一切創意的源頭,所有的設計,都是以寶石作為出發點,因應石頭的不同型態、光芒,做出的相應的處理。Jacqueline在創作時會感受「石頭」帶給她的感受及情緒,並把這份體會放入作品,在繁複的珠寶之美中展現寶石最純粹真摯的美感。

當代法國珠寶設計師4Anne-Eva Geffroy


Graff格拉夫
英國頂級珠寶品牌Graff的創意總監──Anne-Eva Geffroy,畢業於巴黎高等藝術大學ENSAD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arts décoratifs),在跨足時尚圈之初,Anne-Eva Geffroy沒有直接進入珠寶設計產業,而是任職於路易威登的包袋設計部門,不久之後,Geffroy進入梵克雅寶(Van Cleef & Arpels)才真正開始他與珠寶的緣分,2010年,Geffroy落腳Graff擔任設計總監,開啟職業生涯的另一篇章。

身處以鑽石為本的品牌,自然需要平衡「設計」與「寶石」,因此Geffroy從各大藝術領域汲取靈感,結合Graff對寶石切割、拋光的珍貴工藝,讓寶石在每個作品中發揮最大的價值和美。

當代法國珠寶設計師5Ehssan Moazen

Chaumet尚美
作為法國皇室御用珠寶品牌Chaumet的設計總監,Ehssan Moazen嘗試在這個跨越時代的百年珠寶世家,推行符合當代潮流的「現代化」改革。在Chaumet之前, Moazen曾任職於Tiffany & Co.,參與Tiffany高級珠寶系列的設計,進入Chaumet後,要如何為誕生2個世紀的高珠世家注入新活泉,同時兼顧品牌DNA,便成為他的首要任務。

Moazen嘗試以更為直接的方式呈現珠寶作品,以清晰的輪廓、具有辨識度的設計語彙,融合品牌深厚底蘊、純熟的工藝技術,重新聚焦於物件的「本質」。正如他在上任之初所推行的Torsade系列,運用簡潔的線條,和纏繞、盤旋的設計,演繹芳登廣場拿破崙柱上的花紋,視覺上直觀而具有動態美感,細節與技術層面也展現出了得工藝,更呼應了品牌歷史文化。

當代法國珠寶設計師6Francesca Amfitheatrof


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
不同於以上五位出生於法國的珠寶設計師,Francesca Amfitheatrof並非法國人,但身為法國奢侈品巨頭Louis Vuitton的珠寶腕錶藝術總監,仍是不可多得的一位。她是Tiffany & Co.首任女性創意總監,目前擔任Louis Vuitton珠寶腕錶藝術總監,其影響力不只在「女性」範疇受到討論,更扭轉了一代的設計風潮,在整個時尚圈發酵。
擁有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、 皇家藝術學院的傲人學歷,Francesca無疑是產業中「學院派」的代表,但她的設計並不被所謂藝術綑綁,而是在商業化層面中也得到讚揚,端看過往的系列作品便能有所體會。
Tiffany & Co.時期,Francesca以品牌字首的字母「T」作為靈感,運用橫豎交錯的簡約線條,體現永恆、無限的品牌精神,打造至今仍舊熱賣的Tiffany T系列。

進入Louis Vuitton之後的第一個作品,則是以品牌經典且具標誌性的Monogram老花圖樣作為啟發,打造B Blossom系列。運用簡約洗練的設計手法再造品牌符碼。當然,除了設計思維,在工藝上的追求也引領LV珠寶開闢了新疆界。
Francesca的符號學與日漸成熟的LV Cut鑽石切割工藝相遇,LV Diamonds系列橫空出世,運用路易威登獨一無二的LV Monogram 星形鑽石作為主角,為雋永經典做出大膽詮釋。此種切割手法更運用在高級珠寶系列中,首度出現於2023Deep Time高級珠寶第一篇章中,令珠寶迷們留下深刻印象。

文章出處:Elle.com